合肥市
合肥
欢迎加入百科安徽团,一起编辑完善安徽相关词条。(附:报名链接)
合肥,简称“庐”或“合”,古称庐州、庐阳、合淝 [1] ,安徽省辖地级市、省会 [161-162] 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,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、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[2] 。截至2020年,合肥市下辖4个区、4个县、代管1个县级市,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 [166] ,建成区面积528.5平方千米 [3-8] 。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全市常住人口为936.9881万人, [165] 城镇化率达82.28% [163] 。2020年,合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5.72亿元。 [30]
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、安徽中部、江淮之间、环抱巢湖 [9] ,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[10] 、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[12] 、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 [13] 、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、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[11] 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、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[18] 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、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、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[20] 。
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[14] ,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[15] 。素有“三国故地,包拯家乡”之称 [16] 。秦置合肥县,隋至明清时,一直是庐州府治所,故又称“庐州”、又名“庐阳”,有“江淮首郡、吴楚要冲”的美誉。 [17] 境内有丘陵岗地、低山残丘、低洼平原三种地貌,以丘陵岗地为主,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季风明显,四季分明。 [159]
2021年《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》提出,支持合肥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,加快“五高地一示范”建设,全面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功能,加快建成国际化新兴特大城市。 [164]
中文名
合肥
外文名
Hefei、Ho-fei
别 名
行政区划代码
340100
行政区类别
所属地区
中国华东地区
地理位置
面 积
11445 km²
下辖地区
4个区、4个县,代管1个县级市
政府驻地
合肥市蜀山区东流路100号
电话区号
0551
邮政区码
230000
气候条件
人口数量
936.99 万(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)
著名景点
机 场
火车站
车牌代码
皖A
地区生产总值
高等院校
目录
历史沿革
合肥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人类在此活动。春秋战国时期,先后属楚、吴、越,后又属楚 [31] 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废分封,立郡县,合肥属九江郡。
西汉高祖元年(前206年),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。高祖四年(前203年),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。汉文帝六年(前174年),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;十二年(前163年),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。汉武帝元狩元年(前122年),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,辖合肥等县,合肥县名始见于此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,置十三州,合肥县属扬州九江郡。
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(25年),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。汉献帝建安五年(200年),废合肥侯国,复改为合肥县,扬州治合肥。
西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,改九江郡为淮南郡,合肥县属淮南郡。
东晋,南北分裂,合肥为双方争夺的重镇,县废。南朝宋置南豫州,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。汝阴属南豫州南汝阴郡,为郡治。梁武帝天监五年(506年)改属汝阴郡。梁武帝普通七年(526年),以寿阳置豫州,汝阴为南豫州治。梁武帝太清元年(547年),置合州,汝阴属合州汝阴郡,为州、郡治。北周宣帝大成元年(579年),合州为北周占领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年),改汝阴县为合肥县,改合州为庐州,合肥属庐州,为州治。大业初,改庐州为庐江郡,合肥属庐江郡,为郡治。
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年),改庐江郡为庐州,治合肥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,置十道,合肥属淮南道庐州。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庐州为庐江郡,仍治合肥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又改庐江郡为庐州。唐僖宗中和到唐昭宗天复年间(883年-902年),杨行密先后为扬州刺史和吴王,辖合肥。
后梁到后唐(907年-936年),合肥县属吴国庐州,昭庆军节度。后晋到后汉(936年-950年),合肥县属南唐庐州,保信军节度。后周时(951年-960年),合肥县属后周庐州,保信军节度。
北宋太宗淳化四年(993年),合肥县属淮南道庐州,为州治。宋太宗至道三年(997年),改道为路,合肥县属淮南路庐州,为州治。
宋神宗熙宁五年(1072年),淮南路分东西两路,后并又分,合肥属淮南西路庐州,为州治。宋朝庐州属保信军节度。南宋高宗绍兴初,庐州寄治巢县。绍兴十年(1141年),合肥为金朝占领,旋即收复。宋孝宗乾道五年(1169年),庐州仍治合肥。
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升庐州为庐州路,隶淮西江北道,合肥属淮西道庐州路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0年),合肥县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。元泰定二年(1325年),合肥县仍属淮西道庐州路。元顺帝至正十二年(1352年),合肥县复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3年),朱元璋占庐州,改路为府,置江淮中书行省于此,合肥县属江淮行省庐州府,不久改属江浙行省庐州府,为府治。
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年),合肥改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,为府治。洪武十三年(1379年),合肥改属六部直隶庐州府,为府治。明成祖永乐十八年(1420年)置南京直隶,合肥属南京直隶庐州府,为府治。
清朝顺治二年(1645年),改南京直隶为江南省,合肥县属江南省庐州府,为府治。顺治十八年(1660年),设江南左右布政使司,江南左布政使司辖庐州等府、州。清朝康熙六年(1667年),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,安徽正式建省,合肥县属安徽省庐州府。清朝咸丰三年到十一年(1853年-1861年),安徽巡抚治于合肥县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庐州府废,合肥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,全省分为三道,合肥县属安庆道。
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废道,合肥县直属安徽省。
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置行政督察区,合肥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5月,日军侵占合肥县,国民政府将县政府撤至大潜山北麓鸽子笼圩子(今合肥肥西县铭传乡)。
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皖江抗日根据地,进行民族革命战争。 [156]
民国二十九年(1942年),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复治合肥城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抗战胜利后,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,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12月,析、取合肥县西乡、南乡建立的肥西县;次年1949年2月1日再次析合肥县东乡、北乡为肥东县。
1949年1月21日,合肥县和平解放,同年2月,合肥设市。
1949年4月6日,中共皖北区委员会、皖北行署、皖北军区在合肥成立。 [179]
1952年,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。
1965年由寿县、定远、肥东、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,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。
2011年8月,地级巢湖市拆分,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。 [32-34]
2018年9月,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期间,合肥市被授牌成为“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” [35] 。
2021年9月14日,《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》提出将合肥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。 [172]
合肥夜景
行政区划
概况
辖区:4个市辖区、4个县、1个县级市
街道社区:43个街道、84个乡镇、5个街道层级的社区管理委员会,457个城市社区、333个农村社区(另有3个居委会)、994个村委会
市政府:合肥市人民政府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东流路100号 [15]
辖区
区名 | 驻地 | 面积 | 区划代码 | 区号 | 邮编 | 街道 | 镇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三里庵街道 | 分享到:
添加人工客服MM 人工推荐
移动热线1:13317183017
移动热线2:18986052228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