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族
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,相传是古羌人的分支。贵州的彝族人口约707,400余人,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、赫章、毕节、大方、黔西、纳雍、织金、金沙及六盘水等县市。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。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,彝文在历史起过重要作用。 彝族多住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的小盆地中,村落较分散,住宅形式与汉族相同。 彝族服饰,男子穿黑色窄袖斜襟上衣和多褶阔脚长裤。妇女通常头上缠包头,用围腰和腰带。 彝族信鬼神,崇拜祖先。主要节日有火把节、丰收节、祭山节等。
彝族饮食习俗
居家饮食习俗餐制为一日两餐,沿袭已久今亦然。一般彝村,人们天明即出早工,九时左右歇工吃第一餐,十时左右食毕。休息一会又出午工,天暗才吃第二餐。农忙活重时节,正餐之间要有间餐,即随身粑烃、粑粑、馍馍、洋芋等食物到田地,随时加餐。如请有帮加餐也稍有讲究,或备以酒肉,或备以“多拿马”(见后以慰帮工。进餐方式在凉山彝区是席地而坐,饭菜盛于中直接搁置于地上或低矮的餐桌上,享餐者围坐就餐。食俗一般比较简单、随便。
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椎牛打羊,宰猪宰鸡,而平时一般很少动牲,除非款待客人。过年节时还要吃砣砣肉、糍粑,喝坛坛酒、泡水酒、酒茶。广西彝族在九月初一过打粑节时有“尝新”习俗,即吃新稻谷。这些都是节日喜庆的食俗。
礼仪食俗彝家好客,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。宴客规格或大或小,以椎牛为大礼,打羊、杀猪、宰鸡渐次之。打牲时,要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尊敬。以牛、羊待客皆不用刀,用手捏死或捶死,故称打牲,其手法极敏捷,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剥。宴客时的座次顺序有一定的惯制,一般围锅庄席地而食,客人一般让坐于锅庄之上首,彝称“呷尔果”处;评价陪坐于锅庄之右首,彝称“尼木”处;帮忙者、妇女和亲友则坐于锅庄下首,彝称“呷基果”处。客人多时,顺延至右侧。行酒的次序依据彝谚“耕地由下而上,端酒以上而下”。先上座而后下座,“酒是老年人的,肉是年轻人的”,端酒给贵宾后,要先老年人或长辈,次给年轻人,人人有份。
秆秆酒
彝族口味喜酸、辣,嗜酒,有以酒待客之礼节。彝族民间或家庭中用玉米、高粱、糯米等配制的“秆秆酒”在西南地区是有名的。民族酒具如酒杯除全部木制外,还有用鹰爪作杯脚者,也有用羊角、牛角制成者。其他民族餐具或生活用品如碗、盘、勺、匙、杯、罐、钵、壶、烟斗等,也是用木制的,内外多涂彩漆,一般以黑色为底,再彩绘红、黄两色。
转转酒
或在锅庄旁、或在路野、草坡、河边,彝族女三五成群席地而坐,一碗碗酒从右至左依次轮转着喝,个人喝后都要以左手横擦碗沿为礼,再递给身边的人。一只喝酒,不食肉菜。是彝族社会以酒交往的社会交际式。
锅贴乳饼
锅贴乳饼是云南彝族的传统名菜。做法是将乳饼切成块,将鸡肉、肥膘捶成茸泥拌匀后加鸡蛋清、葱姜汁、味精、湿淀粉,拌至发亮成鸡泥。然后在乳饼上刷上蛋清糊,塌上鸡泥,摊平,用火腿、黄瓜皮丝排成花粘在鸡泥上,再刷蛋清糊,上笼稍蒸定型后用花生油煎至熟透即可。此菜形态美观,色泽黄亮,鲜香软嫩,佐酒尤佳。
坨坨肉
大小凉山彝家的传统美肴。一般选用彝寨特有的山地小猪,约三十斤左右,宰杀制作。常以之待客,俗以为小猪发育尚未成熟是圣洁的,用以街待客才能表示对客人的尊敬。方法是以火烧去毛,切成块状后下锅,刚一煮熟就捞起来拌以佐料,如盐、海椒,再加上“穆库”的根或花研成的末,味鲜肉嫩,独具风味。牛、羊、鸡也可用此法食用。 荞耙耙 荞耙耙
由于彝族聚居的地方地势高峻、气候严寒,农作物大多以种植荞麦、燕麦、玉米、土豆为主,因此,多以荞麦、玉米和土豆为主食。
彝族妇女把荞麦磨成粉后,多做成粑粑,放在火塘内烧着吃,或用铁锅烤着吃,也有的煮着吃。
土家族
早在2000多年前,土家族先民就在湘西及贵州一带繁衍生息,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民族,并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生活。贵州的土家族分布在印江和沿河两县。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。绝大多数讲汉语。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,通用汉文。
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,房前屋后喜种植果木花草。每个自然村寨多为同姓同宗,一户人家居住一栋房子。房屋有吊脚楼式,也有一般平房式楼房,式样不一。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有别,妇女穿左襟大褂,滚花边,衣长而肥,袖大而短,无领,身着围腰,裤脚镶花边,脚穿尖尖花鞋,喜包白色头帕,戴银饰。男子穿领大襟衣,右衽,青年人喜欢对襟短衣,排扣很多,青布裤子,白布裤腰,裤脚短,头包白帕或花帕。土家族崇拜祖先,也信鬼神。主要节日有过年、四月八、端午、六月六、重阳等
壮族服饰
男女服饰尚青黑。男子穿着一般,惟妇女装束很有特色。在荔波、独山一带,壮家妇女服饰与邻近广西壮族相似,除了身前挂蓝色围兜,扎着刺绣素花腰带外,别无民族标志。从江、黎平等地的壮家妇女装束,则别具一格。杂处于苗区的颇与苗装接近,平时普遍穿窄袖大襟衣,右衽,斜襟和袖口都镶花边,穿百褶裙,长及膝盖上部,前面搭浅蓝绿色或白色围腰,中间另缀一块与底色相间的深蓝色布条,上端绣一排五六寸长的条式图案,扎以彩色飘带。头发偏右挽鬏,插以小梳。青少年喜包毛巾式的白色花边头帕,中老年人多包黑帕。过去多穿船形绣花鞋,如今都穿市上出售的普通鞋子。青年妇女另备有节日和作客盛装,即穿无领无扣对被衣,从领围至胸前以及袖口镶着花边里面挂着上端边沿绣花的遮胸兜,戴小耳环和一两个小型银项圈、银手镯。与侗族杂居的,服饰则类似侗族,惟衣较长,裙子略短。对襟衣角边沿镶花边,袖子略宽,青少年女子挽发于头顶,中老年妇女挽髻于脑后。居住在市镇及其周围的,大都已改着汉装,惟头饰仍保持壮族特点,挽右偏鬏,扎把小梳,只戴一个银项圈,项圈下端扣着一个锁形或菱形小银块,另挂一条银链垂及胸前。由于这一带男女服装都尚青、黑色,故俗称为“黑壮”,广西壮族多喜蓝色,称为“蓝壮”。相传迁入贵州的壮族必须与当地的苗族或侗族穿着相似,否则要被“虎咬”。这实际上是民族杂居日久,入乡同俗和文化自然交流的结果。
彝族民间禁忌
彝族民间禁忌很多,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,且各地有别。
日忌彝族人的禁忌传统中有特定的一天可干可不干哪件事的习俗,称为日忌。巍山一带的彝族忌火把节次日下地干活,以防触怒火神带来不祥;正月初一忌串门,忌泼水吹水,以防财运丢失。
食忌饮食禁忌禁食狗、马、熊等动物的肉,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;是雪的子孙;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,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;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;忌肉食露天进屋,否则鬼魂会附其上;禁过年七天内推磨,会使家境贫困;禁平日反向推磨,会给家庭带来灾难;忌推磨时磨心突断,俗信是鬼在作怪,磨出的粉不能食用;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,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;等等。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、饮食方式、食品制作、饮食主体,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。
行为忌如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,更不能从男子身上,头上跨过。忌讳女客上楼。妇女不能上房顶。忌讳触摸男子的“天菩萨”,犯忌者要宰牲,打酒谢罪赔礼;解放前等级低下的犯忌者,还有被断臂、处死的危险。如果被妇女抓摸了“天菩萨”,此男子将终身不吉,事后“天菩萨”必须剃尽,否则死后不能鬼归祖界。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、衣物给别人,俗信认为妇女的生育魂“格非”最爱附在这些物件上,若送与别人,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。日常生活中,忌舀汤时反手用木勺,忌和燕麦面时顺时针方向搅动,忌人出远门便扫地,因为这些都是丧葬时的习俗。忌讳言死,而称“老了”。忌讳影子被人踩踏,被踩者一定会为此报复报复。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灵箐附近鸣枪行猎,或砍树烧荒。禁止在焚场或墓地打猪草、放牧。参加祈雨仪式时,禁止男子戴帽、女子打包头。禁止有淫妇污的妇女制做祭祖的祭品和接近祖灵灵位。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锅庄石。
服饰忌服饰在彝族人看来,具有神圣性,在穿戴时,禁忌被人触摸,彝族男子头上的“天菩萨”,严禁他人特别是幼辈触动,假如被人触摸过,就会冒犯神灵,“护身符”避祸求吉的功效,便也随即失去了。
家居忌彝族禁忌在室内吹口哨,大声喧哗,尤其是夜间在别人家里。
瑶族猴鼓舞
瑶族同侗在跳猴鼓舞时,场上悬挂几面铜鼓,大家轮流上场敲打助兴,其声与舞姿相和。舞场中央竖起一面齐肩高的木鼓,敲击者模仿猴子的动作,不停地跳跃击鼓,众人随声上下扭动身体,神态如痴如醉。
水族
水族族源与布依族、侗族相同,都是古越人的分支,和侗族一道几经迁徙,现居黔、湘、桂边境一带,在贵州主要生活在苗岭以南、都柳江游,人口有322,000余人。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,其余散居在荔波、独山、都匀、榕江、从江等县市。
水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。有一种叫“水书”的古老文字,为鬼师占卜之用,老百姓不认识,也不使用。普遍用汉文。
水族多聚族而居,同村寨的成员大多有血缘关系。水族服饰,无论男女都喜穿青、蓝色服装。妇女穿无领对襟半长衫,身大袖宽,下宽长裤,系青布围腰,托肩和裤腿均镶有花边,穿翘鼻子绣花鞋。节日佩戴耳环、颈圈、手镯等。男子包头,服装和汉族相似。
水族信鬼神,而且鬼神多国繁多。节日主要是“端节”和“卯节”。
水族主要生活在苗岭山脉以南,都柳江上游的广大地域,包括贵州和广西的部分地区。人口有二十多万,主要居住在贵州。水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汉藏语系列壮侗语族侗水语支。有一种古老的文字,叫“水书”。为鬼师占卜之用,老百姓不认识,也不使用。“水书”的单字仅有一百多个,系表达五行生克、生死吉凶、八卦、二十八宿和天干地支之类。水族普遍通用汉文。饮食以大米为主,喜吃糯米、包谷、麦类、薯类等次之。副食喜欢吃酸辣、酸菜、酸鱼、辣椒等,尤喜食鱼。爱饮酒,白酒,米酒,甜酒等都饮,有“无酒不成席”的习惯。
水族的服饰,无论男女都喜欢穿青、蓝色服装。妇女穿无领对襟半长衫,身大袖宽,下穿长裤,系青布围腰,托肩和裤腿均镶有花边,穿翘鼻子绣花鞋。节日佩带耳环、项圈、手镯等。长发梳成一把,斜绾在头上,侧面插一把梳子。男子包头,服装和汉族相似。水族多聚族而居,同村寨的成员大多有血缘关系。妇女地位地低于男子,家长有支配全家的权利。父死长子继承家长地位。婚姻是一夫一妻制,随着经济的发展,由早先较为自由的婚姻逐渐变为父母包办了,并明显的打上了“门当户对”的阶级烙印。水族信鬼神,而且鬼神名目繁多。
仡佬族服饰
古代的仡佬族,男女皆穿裙(男裙短,女裙长)。用布一幅图于腰际,无摺皱,有如桶状,谓之“桶裙”裙有以布为之者,有用羊毛织成者。各地桶裙长短不一,颜色各异。男子皆穿短衣,女子或短衣或长衣,或短衣外套以前短后长之袍。质料有葛、麻、羊毛、丝、棉布等。头饰也各有区别,石阡府仡佬族男子“绾髻于顶”,修文县仡佬族男子“盘顶椎发”,平远州仡佬族女子“以青布束发如锅圈状”,平越府、黔西州仡佬族姑娘未婚者剪前发披后发作为标志。仡佬族无论男女皆“科头”,即不戴冠巾,惟女子或以“青线束发”,或用“布带盘顶”而已。妇女的装饰式样繁多,石阡府的颈上挂两三串青色珠子;贵阳府、安顺府的,腰间系布带一条;施秉县、龙泉县、黄平州的,身上缀以蚕茧;平远州、大定县的,“披青布囊”,并“缀海巴其上”(海巴,即海贝)。随着历史发展,仡佬族的头饰衣着逐渐发生变化,其中以男子的变化最早最快,明代中叶,男子“服饰语言稍如华人”,到了近代,男女多以长帕包头,有的妇女或用花布一块盖顶,服饰渐同于汉族。民国年间,各地仡佬族男女服饰基本上与所在地区汉族服饰无异。
回族服饰
威宁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,款式随时装的变化而更新。阿訇和妇女服饰及节日期间的打扮,保存着民族特点,反映出回族文化的特征。
圆顶白帽,用白布缝制而成。帽口比帽顶略大,边缘浅,以能戴到上耳根部为宜。一般为里、面双层,有的在帽顶添上阿文。威宁回族中圆顶白帽,是男子服饰的标志。阿訇和阿文学生常戴,节日时则绝大部分人都戴。
盖头和鸠尾式包头,是威宁回族妇女穿戴中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标志。盖头以青色、白色或浅绿色布料做成三角形状头巾。节日期间,部分妇女戴之。鸠尾式包头,以青色绿帕或青布包成,发不外露,中间形状似鸠尾,为回族妇女常扮头饰,稻田坝一带中老年妇女中尤为流行。
阿訇服饰,是伊斯兰教执教者的职业装饰。
阿文学生完成一定课程,掌握一定阿文知识,即可毕业出师,举行“穿衣”仪式,取得阿訇资格。传统的毕业典礼在大小开斋日,穿的衣服为绿色布料,一般款式为大襟长衫子,为老式者,在服装前后绣有经文,素雅清秀。
阿訇的通常打扮是头戴白帽,外加白包头,上装为青蓝色长衫子,系白色腰带,普通裤鞋,色调明快,素雅大方,给人以庄重文静的感觉。 威宁北部、西南部的回族服饰,与云南昭通、鲁甸接壤,男性多包白帕而不露头顶,或戴白帽而不折边。阿诡的白帽顶绣阿文,上装多为短便衣,少数穿长衫,裤脚7—9寸宽。姑娘喜戴耳坠,通常一只坠一个银铃,少数一只坠配两个银铃,以轻便、秀气为宜。不包包头,戴绣花勒子或顶红、绿色方巾,头发多系独辫。上身穿着大襟短服,腰系绣花围腰,讲颜色,求鲜艳。脚履精制绣花鞋,手戴银镯头,银戒指。婚后包鸠尾式包头,发不外露,衣服稍长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色彩由鲜变素。 老年妇女,头上多包白包头,鸠尾包头外勒白头巾。
西南部与会泽、宣威为毗邻的乡村,青壮年男子大多头包青、蓝、白布,成大套头。身穿紧身短对襟衣,袖口细而短,几件叠加而穿。衣扣多用胶线或布条结成,又有用古铜毫银毫钱币焊作纽扣者,成对成排。有的上衣,外套褂褂。褂褂用青蓝布裁前,白线缝制,下沿八个衣袋相连,黑白相间,色泽分明,异常醒目。裤子为大裤脚,裤口最宽者须用解放前八幅小布缝成,腰部折成皱褶。已婚男子腰系白布挑花腰带,带头有须,下拖至膝头,行走时随风飘动。已婚男子的腰带,体现着女方手工针线的好孬,是评价女方的依据之一。男子多履挑花的布耳草鞋。部分青年喜用青丝帕或白布包于头上,黑、白交叉均匀,有棱角,俗称“喜鹊花包头”,双耳佩戴银耳坠。婚后多挽髻,套髻罩,上别银插簪,有的头上再系一串小银铃,行走时,铃声叮当,清脆悦耳。上穿大襟短衣,常用天蓝色布料,系花围腰。下装依上装而配,一般以衣裤不同色彩为宜。脚穿大花鞋,多为大红大绿的满帮花,有的鞋头上缀一朵红缨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生活的改善,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,许多传统服饰已被抛弃或处于演变中,有的则被作为艺术品供后人鉴赏。服饰逐渐向普通化、时髦化转变。
苗族古瓢琴
这是黔南苗族的一种传统舞蹈乐器.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区的苗族村寨,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年过半百的老人,几乎都会跳这种舞.大多在每年农历四月上旬的赶狗场和猪场以及新谷节(一般为农历九月十日)进行.古瓢琴用松木雕成,状似家用水瓢.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,一根音柱,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.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,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.
苗族服饰
苗族服饰丰富多采,样式色调繁多,且以色彩艳丽而出名。早在《后汉书》、《晋记》等书中,就有关于五溪苗族“好五色衣裳”的记载。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下了“五溪衣裳共云天”的记载。盛赞苗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。现在苗族妇女仍喜穿绣花衣裳:松桃苗族的衣服以绣花草为主,色调素净;黔东南以绣花鸟为多,色调较浓重;贵阳、遵义、黔西一带则喜挑鲜艳的彩虹图案;黔西北喜挑较大的几何彩色图形。
服饰质料主要是棉布、麻布,也有部分是用丝绸。黔东南苗族主要用棉布。黔中南苗族棉布、麻布并用。黔西北以麻布为主。服饰的主体颜色,松桃、铜仁、务川等县清代中叶以前以红色为主,清代中叶改装以后则喜用青蓝色。黔东南过去和现在多用黑色。黔北苗族尚青色。黔西北及黔中有的尚白,有的喜青,有的爱蓝、黑。
现代苗族服饰男装比较简便。一般是头包头巾,上身穿小领对襟短衣,下身穿长齐小腿肚的裤子,多用青蓝二色,和本地汉族男子差别不大。黔西北苗族男装较有特色,肩上披着织有几何图纹的披肩。贵阳、安顺苗族中老年男子,还喜穿清代时的满式长衫。
女装就复杂了,有百多种样式,为国内各民族所少见。大致可分为两类:第一类,是传统的古老形式。比较华丽,内容丰富多采,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部分。仅头饰就有几十种,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,上插木梳及其它妆饰物,类似云髻为多,其中也有差异:如安顺、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,黔东南是挽髻于头顶中央,黔西南有的挽螺旋髻于额顶,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,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,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。黄平的少女头上戴金紫色的小平帽。惠水、平坝地区有的戴青色尖帽。遵义苗族妇女包头巾。平布宽圆,上覆盖绣花红巾,周围缀以数十条珠垂链,有如古代皇后的垂帘巾,美观而又高雅。在衣饰方面,其共同点是上身穿窄袖、大领、左右衽或大领对襟短衣,下身着百褶裙。裙长不一,以长齐小腿肚为多,也有的长到脚背,短的仅齐膝。雷山、丹寨接壤一带有长不盈尺的“超短裙”。裙子花饰有素净、浓艳等不同风格,如黔东南喜紫黑色,遵义喜紫红色,贵阳喜青色,白花色,威宁喜红白相间。贵阳、安顺等地有的喜穿蜡染裙,有的穿锦布裙,有的喜用色布拼镶裙子。
第二类,是头上包头帕,上身穿长裤,衣缘、衣袖、裤脚都镶“花边”。衣服两肩及胸前、背肩上也绣“花边”。胸前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。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,也有的用深灰色和黑色。第二类比第一类素净,用料少,费工小。是清代中叶改装后逐渐兴起的样式,是一种以过改造而具有苗族特点的满人服。过去衣身又长又大,袖管也很大,经过长期改进,已变成紧身窄袖、曲线优美的服装了,再加上精致的银饰衬托,更是锦上添花。松桃、铜仁、三穗之全部,和长顺、紫云、罗甸、都匀部分妇女服饰就是如此。雷山、凯里、台江部分苗族妇女有时穿传统衣裙,有时穿这类衣服。思南、务川、道真、天柱等县苗族,过去也穿这类服装;现多穿和当地汉族相同的大襟短衣,衣缘、领围等一律不用阑干。
苗族男女都喜佩戴银饰,尤以青年妇女为最。现在仍是青年妇女的主要装饰品,而男子已普遍不用了。
银饰品都是本民族男工匠打制。其用途有银冠、银衣、银项圈、银手镯、银耳环等几类。论工艺,有粗件和细件之别:精件主要是项圈、手镯,细件主要是银铃、银花、银雀、银蝴蝶、银针、银泡、银索、银链、耳坠等。当然这不是绝对的,如空心、泡花的项圈、手镯,也是精工制成的作品。银饰可分成三大类型:第一类,以黔东南为代表,工艺水平很高,佩戴的数量也最多。一个妇女最高的佩戴量可达三四十两、五六十两以上,少数达二三百两。主要特点是喜爱穿戴银冠和银衣。银冠上焊接的各种配件,多达数十件至百余件,件件都是精工之作,其中最显著的牲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银角。银衣是因衣服上载的银饰很多而得名。第二类是松桃、铜仁地区,主要特点是在头巾上插上许多银花,肩上披银披肩,胸前围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,耳坠很纤巧。工艺水平也很高。银饰数量过去也多,现已逐渐简化了。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,银饰数量较少,仅在头上发髻插少许银簪、银梳、银花。这三类地区也有共同特点,即都戴银质的耳环、项圈、手镯。
瑶族服饰
全国瑶族共有二百一十多万人,分布在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和云南等省区。云南省的瑶族人约二十万,集中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有一半以上,其余居住在红河、西双版纳和思茅等专州和地区。瑶族的支系众多,名称复杂。云南省的瑶族主要有“蓝靛瑶”、“过山瑶”、“平头瑶”、“红头瑶”、“白头瑶”等等。据史籍记载和传说,“蓝靛瑶”是由妇女善种蓝靛和着蓝色衣服而得名的;“红头瑶”是因妇女头包红布而得名;“白头瑶”是由于妇女爱以白棉线缠头为饰而得名;“平头瑶”则是因妇女头顶置一平板装饰而得名。由此可见,瑶族服饰因支系和地域而有差异,但一般都爱穿黑色和深蓝色衣服,习惯于自织自染。瑶族妇女擅长刺绣,她们穿的衣服一般都或绣或挑,满身花锦,并在衣裤边镶上彩色花边,精美鲜艳。例如,富宁县的瑶族妇女,多数上着青黑布无领斜襟长袖衣,袖口镶蓝、白、黑布边,衣外套蓝色或白色小垫肩,垫肩接胸襟,胸襟上钉密钮扣并绣着横排花纹;下着裙或长裤,裙边裤脚镶着红色布边,围黑布腰巾,胫裹绑腿,以白线束发于顶,再用黑底白点布裹发,并让白棉线从头顶和耳边露出。在瑶族人看来,姑娘一旦包帕,便意味着成人了,可以寻偶和进行自由社交。
男子一般蓄发盘髻,以红布或青布包头,着布扣对襟长袖衣,领边袖口常以桃花图案作装饰,衣外多套无领无袖白布褂。瑶族的风俗习惯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。在衣着服饰方面,《隋书?地理志》载,瑶人“承盘瓢之后,故服章多用斑布为饰”。《搜神记》和《文献通考》又载,瑶人“绩织不及,销以草实,好五色衣服,裁制皆有尾形”。直到近代,瑶族服饰仍保留着这些独特的风格。他们一般都着黑色和深蓝色职服,衣料都是自织的粗厚自布,概用蓝靛浸染。男子蓄发盘髻,以红布或青布包头,包头外围有素净刺绣巾;着衣两件,内着无领对襟长袖衣,领边袖口皆有少许挑花图案,布扣一般成五、七、九、十一单数,扣上往往锁有绒布装饰,衣外斜挎双惭九领无袖白布褂,褂左右各有口袋一个,皆无任何刺绣装饰,下着宽边长裤,有的胫裹绑腿,绑腿布尾端缀有彩丝。图文沮探刺绣,她们穿的衣服可谓满身花锦,鲜艳夺目。但由于瑶族居住分散,各地、各支系打扮不尽相同。富宁县有的瑶族上着青黑布无领斜襟长袖衣,袖口攘有蓝、白、黑布边,衣外看白布或蓝布小垫肩,垫肩并有小胸襟,胸襟上钉有密钡扣和绩月横排花纹;下着长裤(亦有着裙者),长及脚躁,沿边镶有红色布边,然后将被脚挽卷一截,围黑布腰印,胫裹绑腿,束发于顶,便以白棉线覆顶,再用黑底白点布一幅缠裹,头顶和网导有自棉线露出。“蓝靛瑶”和“顶板瑶”装束更别具一蹈。氏国《马关县志?风俗志》载:“顶板瑶(指“板瑶”)面发左右分由后上柬于顶,顶长六寸宽三寸之木板一块,中扎红绳,上盖花帕,前后垂细珠,与古之冕旒相似。负物则以木板一块,缺半圆如领,穿绳架于肩,能任重而不坠。”“蓝靛瑶服青黑色着裤,衣长过膝,缘以红白色之边,腰系带,前后裾,并提而束之;发结细辫,绕于顶,围以五色细珠,串集竹片为圆板,送五六寸,盖于发上,覆花帕,缀以白线缕缕飘扬,善种蓝靛,因而得名。两种(指“蓝靛瑶”和“顶板瑶”)均穿耳拔眉,跌足健步。”富宁一带“板瑶”女子,领围接红色棉线球,大若碗状,分十、十二个不等。丘北、红河一带“红头瑶”,“冠红巾”为饰。各支系瑶族儿童不论男女,都会圆领对襟衣,下着长裤。男孩五岁以前剃发,带小瓜帽,待家中来容能与打招呼时便开始蓄发。幼女戴小花帽,十五、六岁开始摘帽便包头帕。包头帕要举行仪式(在农闲季节),包帕时由年龄大并已包帕的大妨娘为小姑娘包。在瑶族的观念中,姑娘一旦包帕,便意味着可以寻偶和进行自由社交。所以包头帕仪式赋有着成人的意义。各支系幼孩均喜欢倔戴兽类爪、牙(如野猪、虎、豹、熊爪、牙等)于胸间、腰间和帽边,以示避邪。
成年女子皆佩戴银制耳环、头钗、头针、大颈圈、手镯、戒指以及胸前银牌、银链、串珠等饰物,琳琅美观。 瑶族服装,《后汉书》中记为“好五色衣服”。其他史志中有“衣斑斓布”的记载。西双版纳地区的瑶族,虽然极喜欢各种饰品,但衣着却较为朴素。瑶族服装布料主要用自己织的白布和自配的蓝靛浸染色泽较为灰暗。州内的瑶族男子,穿用黑布或蓝布缝制的无领对襟长袖上衣,下穿宽腰、阔档、肥裤管长裤,头戴用四块红布和四块黑布拼接缝制的红黑相间瓜皮形圆帽。男子穿戴朴实无华。
昔日瑶族妇女也和男子一样,习惯穿黑色或蓝色衣服。上穿无领对襟上衣,下穿长裤,上衣圆领口、袖口都用红布镶边。胸前的衣襟上绣有各种花纹作饰。女子蓄发盘髻,头饰依支系不同而不同。州内的瑶族分顶板瑶和蓝靛瑶两支。顶板瑶女子的头饰是木板与头巾,发髻上要先系上一块用红绳捆扎的木板,再盖上一块花帕,缀上珠串等饰物,用头巾缠头。蓝靛瑶的发髻上不系木板,而是用小块竹片穿串,形成圆形,缀上彩穗、串珠,银饰盖在头上,再用头帕包缠,形成一种特殊“帽子形”头饰。头帕颜色有青色、黑色、粉红色和青底带花等各种色彩。顶板瑶和蓝靛瑶的女子,都喜欢佩戴银耳环、头钗、发针、手链镯、项圈,并以银牌饰胸,以彩穗、珠玑及金属饰物装饰头帕,但因衣服色彩单调,穿戴仍显得美观朴素。
儿童多佩戴兽爪、兽牙,以此避邪,五六岁以后开始蓄发,学盘发髻。瑶族的服饰也和其他民族一样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民族间相互交流的影响而不断变化。中山装已普通被男青年接受,青年女子穿时装衣裙者也不乏其人,平时的服装可谓多种多样,但节庆之时,人们仍然要用传统衣饰打扮自己,充分显示瑶族的特点。
彝族“咂酒”待客
咂酒,是黔西北、黔西南一带彝、苗群众自酿的传统饮料,其味醇香,是款待宾客的佳品。传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西南过贵州时曾赋诗赞道:“万颗明珠个瓮收,王候到此也低头。五龙抱定擎天柱,吸得乌江水倒流。”
酿制咂酒,用玉米、高粱、荞麦均可,其方法特殊,烤制出来后酒味微甜而清香,类似于葡萄酒。取用咂酒时,主人用冷开水注入酒瓮中,然后将两根空心细竹管插至瓮底。竹管底部不通,根部四周钻有许多小孔,以棕叶包缠,使酒液由竹管导出饮用。也可直接用竹管、芦苇等物咂吸饮用。咂酒待客,历史悠久,别具情趣。旧《安顺府志》中有载:“男家于堂中备酒一坛,插空心小竹筒数根于其中,请客任意畅饮,名曰吃下马酒。”
苗族古瓢舞
古瓢舞,因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。古瓢舞一直是围着圆圈跳,由两个男子拉古瓢和四个以上的姑娘一起跳;更多的是人们围成两圈:年长的、小伙子们在外,手持瓢琴边拉边跳;姑娘在里,踏着“踩歌堂”的舞步,时而顺时针方向旋转,时而逆时针方向移动,两膝盖微带颤动。不论舞步怎样变化,姑娘的手始终是两肘弯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动。舞步的变化,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,有二拍子、三拍子、五拍子、七拍子的,节奏是2/4、3/4的不规律组合。主要动作的名称有跳圆、格呆(踩步)、格吊(前后左右转)、格览(踩二胡路声调)、拚向(模仿鬼跳舞)等等。
彝族葬俗
威宁彝族,明、清以前通行火葬。骨灰用陶坛装好理入地下或放入岩洞内;坟堆呈小圆土包,被称为“朝天向坟”明、清以后,逐渐改为装棺土葬。人死后,要请“布摩”翻经书择定下葬吉日,寨邻、亲友前来帮助料理,亲戚背酒来奠祭,有的带唢呐队前来奏丧葬乐,有的请青年男子来“跳脚”(铃档舞)。抬上山前,凡戴孝者,要在棺木前磕头送葬。抬上山时,死者家属中最长者要为全家人唤魂,防家里人魂魄与死者同去。埋葬时杀羊宰鸡祭奠。
威宁彝族认为人死后有三个灵魂,一个在祠堂,一个在坟边看坟,一个回到祖宗来的地方。人死灵魂不灭,祖先的灵魂变为“批鄙”(菩萨),保佑后代平安幸福。因此,他们无限崇拜自己的祖先,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祭祖礼俗。
为了敬奉祖先,家族或家支建有祠堂,(祠堂不能随意进出,特别禁止妇女进入),将祖先的姓氏名字用彝文写在竹板上,用红布包装入篾箩,或用红线绿线扎一根白花燃草或茅草根,加上少许羊毛装入“祖筒”(三、四寸长的竹筒),供在祠堂或堂屋上方。“祖筒”内的红线代表男性死者,绿线给代表女性死者,羊毛表示垫、盖之物,白花燃草或茅草根代表老人魂灵。祠堂要保持纯真、洁净,非正常死亡者,要先由“伍布布摩”(专为非正常死亡者做斋祭的布摩)念经,然后通过正常斋祭,其“祖筒”才能进入祠堂;青年男女夭折以及无后嗣者,魂灵不能置人祠堂供祀。祠内灵位如有腐烂朽坏或虫蛀等情况,可举行“鄙赊”(祭祀形式)更换。时间长。,代数多,经归总,祖简灵位地放处时,通过一次祭祀,留下后十五代祖简,其余全部送到人迹罕至的悬岩脚洞内,用树皮遮避风雨。并象征性地祀以冥手之炊具、农具、金、银等,表示后代不再负责祭祀。如家支众多,住地分散,不便祭祀,可分立祠堂。一般九代后才才以分离。经“布摩”念经主祭后,子孙们各领自已的嫡系“祖筒”另立祠堂,但家支“喽一”(彝姓)不变,汉姓可变。
威宁彝族祭祖活动最隆重的是斋祭(“数补”或“数挣”),场面很大,它可与丧事同时办,也可推后办,还可留给后人办。斋祭时,主办人家要在附近选一宽敞空平地。用柏木棒和树枝搭一座有东、南、西、北门的城池,里面用绳索牵隔成小巷形状,将死者灵堂置于中央,前来祭奠的亲戚自带粮食、牺牲(祭奠用的牲畜)等,一个家支可来一、二百人甚至可达数千人。祭奠开始时,鸣放地炮,杀猪宰羊或打牛,“跳脚队”摇铃起舞于前唢呐队吹奏丧乐居中,所有祭奠者或是舞动祭物,或是手提灯笼弯腰哭泣后行。在手持“收牲棒”的布摩指点下,他们有次序地绕灵堂三周,跪拜三次,并奉上祭品。绕灵称转戛。绕时队形或撮箕形,或簸箕形,不时变换,整齐有序。祭毕,南入者北出,东入者西出。祭奠时间不等,长者可达九天九夜,祭奠活动由“布摩“主持,要念彝文祭祀典,中有“仇举”或“脚母”(意即“指路”),让其灵魂反归祖居之地。其所指之路,就是祖先迁徙路线,一般指经威宁凤山(上帝庙)、草海到云南东川、曲靖、宣威等地的山水地名,与省内其余彝族地区的指路经不相同。
办丧事和斋祭时都要“跳脚”(又名铃铛舞),是由八个青年男子手持小马铃,有节奏地摇响,腰肢随铃声扭动,脚步与铃声合拍。舞姿多系模拟攀越悬崖绝壁。翻越高山峻岭,披荆斩棘,互相背驮之状,颇似重演先人迁徙的情景。舞者边舞边唱“啃嗬”(丧歌),歌词内容或赞扬死者功绩,或对死者沉痛悼念,或述古训世。极为丰富。
仡佬族葬俗
黔西北仡佬族老人病危弥留之际,不能平躺于床,须由其子扶坐床上落气。死后,请人向死者已出嫁的女儿报丧。报丧者距其家门较远处即喊话,女儿及女婿闻讯,立即抬一方桌放于叉路口,桌上置一内装有粮食的竹筒插上燃香,斟酒3杯,捉鸡1只就地宰杀哭祭。祭毕,报丧者随之进屋,婿家将鸡煮熟祭供后,请报丧者食用。女婿头戴凉帽,手拄茶树枝与其妻一起赶往娘家,焚香纸行祭奠,用壶反背水烧热给亡人洗涤后穿戴,孝子孝孙须喝此热水三口。移尸堂屋(男尸停左侧,女尸停右侧),以白布盖面。尸枕边摆饭一碗、马匙一把,饭碗上加放一枚划为四瓣的熟鸡蛋。尸脚下点灯一盏。棺内垫白布或白纸,尸体装入棺内,另以白布一条塞于亡人手中。
开路时。桌上插香供酒3杯,鬼师坐在桌侧,左手持牛角,右手执扇,孝子跪桌前。鬼师祝念并奠酒于地,孝女随之哭灵,哭毕。打开棺盖,将丧家及亲友所赠盖单铺盖尸身(须是单数),而后盖棺,再以亲友所送之鸡(留下l只),全数宰杀以祭。、一次展移棺屋外,一顿后发丧。鬼师相继以米撒墓井。鸡跳墓井后,方下棺垒土为坟。坟成,沿坟周围撤石灰粉一圈。此后连续给亡人送饭3日:头天送至坟前,将所带拐杖插于坟前;次日送至半路,拐杖插于路侧;第三日仅送至屋前,以拐杖搅三杯酒,倾洒于地,拐杖插于屋前,丧事即告完毕。在此期间。孝子不能串门,不与人说笑,不洗脸,不喝茶,以志哀。一两年内,要杀牛祭亡灵,其牛须不跛、不瞎、不掉角。先用毛稗秆扎成人形,饰以穿戴,放于坟侧,再以泡木扎一有四道门的屋形放在家门前,谓之“翁车”,然后用竹子扎成的轿将毛稗杆人抬入“翁车”,于“翁车”各门四进四出并绕“翁车”三转后,将之放于“翁车”里面。毛稗杆人后面有桌一张,上摆有猪、鸡及酒、饭、菜各三碗和马匙一柄为祭物。次晨,孝子一手牵牛,一手持火把从“翁车”四门入而复出,并绕之三周,将牵牛之绳塞人毛稗杆人手中,由舅父举斧猛击牛头。牛一倒地,他人即上前将其杀死。剥下牛皮平摊于“翁车”后面。割取牛胯肉及其肠肚以竹签穿成串(母牛为9串,公牛为12串),连同1碗肉、3碗舌、9碗血和酒一起奠祭.祭时,鬼师念咒,孝子跪拜。祭毕,抬毛稗杆人至坟侧,取衣焚之。宴请宾客3日之后,数人同时将“翁车”砍倒烧毁。从此,孝子无论在家或走亲访友,用膳前,皆以筷挑几粒饭于火坑边以示敬奉。清明不扫墓,仅在家中献饭。黔北仡佬族祭灵须“踩堂”。笙、鼓齐鸣时,男女各列一排。男子手端一碗,绕棺边唱边跳,用脚搓地,还不时“呵嗬,阿嗬”的呼叫。女子一手持火把,一手用瓢舀甜酒倒人男子碗中。并不时地将泥土撒人碗内,男子须将碗内掺有泥土的甜酒一齐喝掉。前来吊丧的宾客则以细竹杆吸吮咂酒。发丧时要用筛盛粑粑和酒至墓前敬祭。葬时不用鸡跳墓井。黔中地区仡佬族老人去世后3年要“做好事”。祭桌上铺篾席,置满双月小猪1头、糯米饭5坨、猪血1钵,上插64根白条金(草药名)、碗32个。除一碗装水,内有活鱼数条外,其余碗内全盛酒,壁上挂酒1壶。鬼师为2人、一人持扇,另一人持挂有葫芦的木棍。两位鬼师相继念词32次,每次4句,念一次以葫芦击壶一回,并斟一牛角杯酒给在场者喝。念毕,焚纸嘱亡灵领猪去喂养,保佑全家清吉平安。用筛子装上香纸、猪头、鱼,沿途以八角枫枝醮鸡血甩丢,将鱼放人河中或井里。祭猪一半给鬼师另一半宴请所来亲朋。黔东北仡佬族老人病故,男的在堂屋装棺,女的在卧室人殓。棺内铺垫灯芯或石灰。给亡人换新时,男的须穿7件,女的须穿8件,且围一“兜肚”。兜带以线作成,以一岁一根计,每上10岁则加一根。吊灵要唱孝歌。葬时用朱砂或米于墓坑内画八卦。葬后孝子须于坟前燃火三夜乃至半月,并守于坟前。灵位供于堂屋,早晚祭献达四49天。黔西南仡佬族办丧事时,祭桌上要放竹筒一个,祭猪摆在堂屋中柱前。孝男孝女及前来吊唁的亲戚皆备鸡一对。当“魔公”呼唤孝男孝女、女婿、侄辈祭拜时,被呼者即将鸡宰祭。所有祭奠之鸡皆作为对“魔公”的酬谢。送葬时一般都不丢“买路钱”。
仡佬族的葬式独特,早期不葬地面而葬于岩穴内。岩穴一般系天然洞穴,少数为人工凿成,且多选择于水滨悬崖之上。无岩穴处,则将棺置于岩阡上。有的还在岩穴内垒土为坟。近现代正安、石阡等地仡佬族仍有用岩穴葬者。古代仡佬族还普遍以薄石板镶成石棺,置尸其中,或用厚石板砌为椁,椁内陈放木棺。前者称为石棺坟,后者叫作石板墓。石板墓常是数函并列,各函之间内壁有方孔相通联。黔北地区仡佬族至今仍盛行一种“生基”坟。坟以厚石板镶就,外垒土成圆形,前立花草鸟类等石刻的戴帽墓碑。因这类坟是在墓主生前修建,备死后埋葬用,故名“生基”,实际上是石板墓的发展。埋葬的方法亦有殊异。许多石板古墓不顺山势,而是头朝山麓,脚向山顶,与一般顺埋相反,故民间有“横苗倒仡佬”之说。甚至有头顶天脚立地的竖埋方式。清代中叶以后,大部份地区的墓葬渐取土葬。垒土为坟,与汉族葬式相同。
仡佬族婚俗
仡佬族的婚姻结构为一夫一委制。一般不与外族通婚,在本民族内亦多系同一支系互结姻亲,但同宗不得开亲。过去,仡佬族的婚姻多行“亲上加亲”的姑表婚。甥女多为舅之儿媳,据《安平县志》卷五记载:“婚姻先外家。凡姑之女定为舅媳。或舅无子,必婚于他舅及舅族之远者”。同时也有舅家女儿嫁至姑家为媳的。明清以来,仡佬族的男女婚姻受到封建意识影响,多由父母包办,甚至有指腹为婚者。当然,男女通过自由恋爱缔结婚约的也不少,如遵义仡佬族青年男女春节期间上山或到“耍房”对歌,大方仡佬族男女青年到大岩洞内对歌或玩耍。通过社交活动增进了解,加深情谊。确定恋爱关系后,各自禀告父母,再由男方央媒提亲缔结婚约。
平坝县仡佬族说亲。由谋人带着男方生辰八字,提公鸡1只、酒3斤去女方家。女方父母以酒饭相待.并以女方八字与男方八字相对,如双方八字不相克,即为之“订亲”。男方择定婚期之后,以二少年抬着酒肉,在媒公、媒婆带领下去女家告知结婚日期,叫“订日子”。届时迎亲。新娘在两位姑娘陪同下过门,在鞭炮声中来到婆家。此时,新郎及其亲属皆回避,由亲戚代为迎接。待新娘将所带历书、铁锁、五谷、盐茶等物放置堂屋神龛上,并拜过祖先之后,新郎、新娘才见面。宴饮时,送亲者及证婚的三位女客单独在一桌,须站着吃。第三天晚餐后,宾客于室内对歌。次日,新娘在亲者陪同下返回娘家。客一起身,主人则以方盘盛两盘菜,提一壶酒,边唱歌,边敬酒,用退着走的方式送客人至大门。
松桃县的仡佬族男女订婚较早,年及五六岁或七八岁,男家即托一亲族作媒,带着衣,袜、肉、糖、盐、茶等物,分成12包作为订亲礼送去。此后,每逢女方家老人过生日或患病时。男方闻讯,即携肉、糖等食物前往探望,称为“行走”。待男女成年后,男方抬着上述礼物12封加上糯米粑2盆、米1盆放置女家神龛前桌上,放鞭炮,烧香纸供祖,谓之“装香”。逢双月,择定婚期,请亲族携带酒、肉、香纸、鞭炮及礼钱交给女方父母,告知婚期,名日“报日子”。届时,由新郎亲属、媒人等数十人抬着礼物、敲锣鼓、吹唢呐、放鞭炮前往接亲,新娘家则盛情款待,留宿一夜。新娘兄长背新娘至堂屋中,房族女子围唱伴嫁歌。历数小时,媒人分给歌者每人几颗针作为酬赞,其兄复背新娘回卧室。背着行走时,新娘头上打伞,使之“不见天地”。次日清晨,吃“分离饭”,又背面盖青帕的新娘上轿,以背带、帕子等遮围轿门。至新郎家门前,道士先生捉雄鸡一只,酒一杯对着轿子撒米念咒,两位福寿双全老妇于鞭炮声中扶新娘下轿。新娘上打伞,下垫升入堂,向神龛作一揖即引人卧室。下午新娘出至堂屋拜祖、拜公婆、至亲与媒人,而后复入卧室。夜间筵席上摆有猪腰、猪肝等物,由有威望的家族长老于席间讲授夫妻和睦相处、孝敬公婆、友爱姑叔、应对礼节并注意勤劳等礼节,至此婚礼即告结束。三天或半月后回娘家,在娘家小住数日后,由新郎接回。贞丰县仡佬族央媒说亲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半这一天。
道真县仡佬族于婚前男女不得见面,结婚当日新郎不去迎亲,若新郎外出未归,可由其妹代行拜堂。
大方县仡佬族男女青年于春节期间燃篝火排坐对歌、谈次去提亲,往往被姑娘父母以姑娘年幼婉言拒绝,直到第三次才得到应允。姑娘父母允诺婚事后,小伙子家以白布1块包新衣两件,与红伞1把捆在一起由煤人斜背着,另带布两尺、酒两壶、面条两斤,偕同小伙子父亲去姑娘家“插毛香”认亲,将礼物面交姑娘父母。次日,姑娘父母邀请至亲陪客宴饮,捉雌雄鸡各1只烹调为肴,取雄鸡左腿及雌鸡右腿看鸡卦,以鸡腿骨上黑斑多寡定吉凶。看毕,用线穿母鸡腿交男方为允婚凭据。鸡腿所穿线的条数及颜色,表示接亲时男方须按相同数量、颜色的布疋为婚礼。公鸡腿则留存女方家。结婚时,迎亲者将哭泣的新娘扶至堂屋,娘家以鸡酒、饭及马匙(长柄小木杓)一只置桌上祭祖。祭毕,收供物入背箩,背到婆家作为婆家祭祖宗用。接亲与送亲者皆为双方亲属。新娘至婆家门前,须穿过泡木叉上的绳子。送亲者立于门外,隔着放有果子的方桌与门内的歌手对歌。每对答完一段,双方举杯饮酒一杯。对唱约一个时辰后。由一对儿女双全的老夫妇扶新娘跨过斜靠于门坎上的筛子进入堂屋,送入侧屋内轮番喝咂酒。酒为两坛,每次两人对喝。夜间,男女主客双方对歌欢唱。三天后,新郎以猪腿1只、饭1箩献祖,祭毕,祭物装人背篓背出门,陪同新娘回娘家。走至半路由预先请来帮忙的人代之背着走一段路程,又由娘家派来的人接替背至娘家。娘家以之烹调宴请宾客。其后两三天,婆家备办酒、面条等送嫁,将新娘接回,开始过夫妻生活。孩子临盆由产妇自己接生。先以一碗酒祭祖,再以水浇火炭以其蒸汽薰剪刀消毒剪脐带。洗涤、包裹婴儿全是产妇自己动手。满三朝。上午宰鸡煮熟置于床旁炕板上,斟酒三杯祭祖,产妇抱婴儿端坐床上,由父亲给孩子取奶名。下午,女婿背米酒、烧酒各一坛去娘家报喜。娘家取鸡、蛋、米等装满一背箩献祖之后,让女婿背回给产妇食用。
苗族
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,全国的苗族有60%住在贵州省。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,几乎所有县、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。此外,黔南、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、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。
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,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“蒙”、“模”、“毛”、“髦 ”、“雄”等。苗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。过去没有文字,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。 苗族喜聚族而居,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 。村寨多依山建筑,有的靠河溪的山脚,有的在山腰,有的则靠近山顶。住房以木结构为主,多数为两层,少数为三层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。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。一般说来,男子蓄发包头巾,身穿无领、大袖、宽裤脚服装,腰带束身,冬天缠裹腿。妇女头顶束髻,包头巾、戴手钏、耳环和项圈、穿裙子。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,因居住地区不同,裙子的长短不一,颜色为青、蓝二色为主,也有其它颜色。上衣开襟,一般不用扣,多以花带束腰。 苗族崇拜祖先,信鬼神,也有信其他宗教的。主要节日有:苗年、吃新节、四月八、芦笙节、端午节、龙船节等。
布依族
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,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,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,也有聚居在安顺地区、铜仁地区、遵义市、毕节地区、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。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,后称“ 僚人”,元明时期称“仲苗”、“青仲”或“仲家”。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“羊可僚”分析,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。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。
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,没有文字,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。 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,单家独户很少风。他们喜住楼房,房子一般为三层。底层饲养牲畜,堆放农具、杂物;二层住人,三层储存粮食等。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。 布依族服饰,男性式样简单,与汉族大致相同;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,大多数穿裤,也有穿裙的。喜欢腊染,领、肩、襟、袖、衣摆都镶有花边。地区不同,服饰也各有异包头帕,系围腰,妇女喜欢银饰等。 布依族信鬼神,尤崇拜祖先。也有信外教的。节日很多,有六月六、三月三、四月八、尝新节、赶干洞等。
侗族
源于古百越族系,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、湖南、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,分布在贵州的黎平,从江、榕江、天柱、锦屏、三穗、镇远、剑河、玉屏一带。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,属汉藏语系壮侗族侗水语支。侗族无文字,通用汉文,1949年后创立了拉丁字母拼音的侗文。现在还是多以汉语为交际工具。 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,溪流上建有桥梁,以“风雨桥”(花桥)最为出色。村寨建有宝塔式的“鼓楼”,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。凡